花卉大全
千千花卉网 - 马兰花[宿根花卉]
马兰花图片

马兰花

Kalimeris indica
别名:马莲、马蔺、蝴蝶花、路边菊、田边菊、马兰头
科属: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菊目 菊科 马兰属
盛花期:秋季
马兰花是一种宿根花卉,一般秋季开花,马兰花可以净化空气,有除甲醛的作用,可以药用,养殖马兰花对技术要求不高,但也需留心养殖,请参看本页关于马兰花的养殖方法等知识。

马兰花的介绍

马兰,又称马兰头、路边菊、田边菊、泥鳅串、泥鳅菜,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全草药用,有清热解毒,消食积,利小便,散瘀止血之效。在亚洲南部及东部有广泛分布。目前,在我国个别大中城市已有人工栽培,其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,俗称“马兰头”,已成为初春和秋季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绿叶蔬菜。另有同名的鸢尾科植物与莎草科植物。
多年生草本植物,直立丛生,植株高(即叶长)约30厘米,叶宽约6毫米,兰紫色花四五间开放,自然分布极广。马蔺根系发达,抗性和适应性极强,耐盐碱,这些特征就决定了它非常适用于北方气候干燥、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。

马兰花的形态特征

马兰(Kalimeris indica (Linn.) Sch.)菊科。多年生草本,地下有细长根状茎,匍伏平卧,白色有节。初春仅有基生叶,茎不明显,初夏地上茎增高,基部绿带紫红色,光滑无毛。单叶互生近无柄,叶片倒卵形、椭圆形至披针形。秋末开花,头状花序。瘦果扁平倒卵状,冠毛较少,弱而易脱落。茎直立,高30-80厘米。茎生叶披针形,倒卵状长圆形,长3-7厘米,宽1-2.5厘米,边缘中部以上具2-4对浅齿,上部叶小,全缘。头状花序呈疏伞房状,总苞半球形,直径6-9毫米,总苞片2-4层。边花舌状,紫色;内花管状,黄色。

马兰花的生态习性

性喜肥沃土壤,耐旱亦耐涝,生活力强,生于菜园、农田、路旁,为田间常见杂草。

马兰花的栽培技术

田间管理
马兰对土壤适应性很强,但以水利设施好、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。移栽前人工拔除杂草,或用无公害除草剂喷杀,同时结合翻耕每667m2施已发酵腐熟的优质猪粪或牛粪5000kg左右,做到基肥充足,土肥交融,为马兰持久旺盛生长打好基础。而后整地作畦,畦的宽度和长度根据田块大小和大棚覆盖标准而定,一般土地利用率要求在90%以上。把好除草关和施足基肥是获得马兰安全、优质、高产的基础,不可掉以轻心。

移栽
马兰一般在9月份移栽,11月上旬用塑料大棚覆盖。大棚可选用简易毛竹大棚,或用可移动钢架大棚等,大棚宽度和高度与常规蔬菜大棚相同,要求做到保温性能好,田间操作方便,以利马兰生长和田间作业。
大棚马兰要实行绿色管理。经过4a多的实践,大棚马兰在秋冬生长期间,没有发生过病虫严重危害,不需要喷药防治。偶尔发生点状的叶斑病,用草木灰撒施防治即可。因此棚栽马兰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当苗高10~15cm时,即可开始用剪刀剪取嫩梢上市。一般每隔10~15d采剪1次。采剪时注意保留短的嫩芽,以保证后期产量。采剪后的嫩梢,要放在阴湿的陶器缸中,喷细水防止萎蔫,用保鲜袋装好及时送往市场销售,做到按时采剪,保鲜上市。

采收
每次采收后,要及时追施氮素肥料。由于采收间隔期较短,应施腐熟稀薄
的人粪尿,或绿色环保型速效有机颗粒肥料,或绿色环保型速效有机液体肥料,不施用速效性化学氮肥,确保大棚马兰安全优质。
在人工栽培条件下,大棚马兰是一种一年四季均可采收的蔬菜,且栽种一次可连续采收多年。一年四季只要不断地剪去嫩梢,它就会不断地长出嫩梢,不会开花,不会结籽,源源不断地供人们采剪和食用。清明过后,揭去大棚架上的塑料薄膜,让其自然生长,只要勤管理,勤施肥,其嫩梢产量比大棚覆盖期间还高,且香味浓郁,品质优良;由于马兰抗病虫力强,一般不需要用药治虫防病。特别到了七八月蔬菜淡季,人工栽培的马兰填补了蔬菜淡季中叶菜类的空缺,虽然价格比春节期间低,但其经济效益仍比一般蔬菜高1~2倍。

马兰花的繁殖方式

马兰的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。种子繁殖因采种困难、出苗率极低一般不采用。用分株繁殖(营养繁殖)法不仅方法简便易行,成本低,成活率高,而且当年采种栽植,当年就可采收,管理得法,当年就能收回成本且略有盈余。方法是:9月份在野外(如田头地角、沟渠两沿、山边坡地)用铲子或锄头连根带泥铲(掘)起马兰的种根,把大种皮掰成带有主枝和根茎的若干块小种根,每块小种根长有马兰主茎3~4枝,然后按10cm×10cm的行株距移栽到大田。移栽时,要压实种根,使其与泥土紧密结合;栽后要及时浇透水,防止萎蔫,以利提高成活率。
马兰品种很多,常见的有3个品种和3个变种。到田野铲种时要采集那些根茎粗短略带红色,植株匍匐状生长,叶色深绿,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叶缘有齿或羽状浅裂的植株。只有选育出再生性好、生长快、适应性广、易栽培、抗逆性强、环保型(不需防治病虫)和清香美味的品种,才能保证马兰头质优、产量高、效益好。这是种好马兰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。

马兰花的分布区域

马兰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部、中、西部、南部以及东北以南地区。中国北方也有马兰分布,在山东东营等地有大量种植,此地区的品种耐碱性能好,是碱地绿化的优良作物。春季开紫色或黄色花,非常美丽。东营渤海园艺公司有大量种植。

马兰花的文化背景

别名
鱼鳅串、泥鳅串、田边菊、路边菊、蓑衣草、脾草、紫菊、红梗菜、散血草。马兰、紫菊《本草拾遗》,阶前菊《履巉岩本草》,鸡儿肠(误用)、马兰头《救荒本草》,马兰菊《医林纂要》,蟛蟆菊《质问本草》,红梗菜《本草正义》,田边菊《广州植物志》,田菊(福建),红马兰、马兰青(浙江),路边、螃蟆头草(上海),蓑衣草(云南),苗族药名Mas lanx Band,马兰丹(贵州松桃),Ghab jongx vob nail lies嘎龚阿内溜(贵州黔东南),Uab duat gheib蛙堕该(贵州黔南),Gaok gend稿梗(贵州毕节)
注:马兰曾被误称为鸡儿肠,后者为紫苑属的一个种,不供食用。
千千花卉网,以更人性化的花卉分类,为花友提供花卉图片及名称,介绍花卉养殖技术,海量数据涵盖了世界上1000多种花卉,是科学全面的花卉行业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