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别名:白花菖蒲莲、韭菜莲、肝风草、玉帘、葱兰、风雨兰 科属: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天门冬目 石蒜科 葱莲属 盛花期:秋季 |
多年生草本;鳞茎卵形,粗约2厘米,高2.2厘米,基部生根,外皮膜质,淡褐色,秋后变黑褐色,膜质;小鳞茎在外层鳞瓣的腋内形成,常数枚集生,春时与老鳞茎同时萌生新叶,夏、秋亦不脱离母鳞茎,仍由同一的外皮所包裹。
叶2—4枚,线形,绿色,扁筒状,干后扁平,长约30厘米,宽3—4毫米,先端钝,下部7—10厘米扩大为膜质叶鞘筒,层层重叠成长7—8厘米的圆柱体。基部近肉质、即为鳞茎膜质外皮内层的鳞瓣。
花茎秋日从叶丛一侧抽出,淡绿色,圆柱形,与叶近等长,中空;花单朵顶生,佛焰苞状总苞膜质,青紫色,长2—2.5厘米,下半部合生成漏斗管状,先端2裂;花梗纤细,长0.5—1厘米;花白色,外面常带淡红色、基部淡绿色,花被片长3—5厘米,离生,无花被管,二轮排列成阔钟状,裂片椭圆形,顶端急尖或钝,外轮的宽约7毫米,内轮宽10毫米;雄蕊6,着生于花被裂片基部,花丝淡绿色,线形,长5毫米和7.5毫米,花药金黄色,线形,丁字着生,长约5毫米,花粉金黄色;子房倒卵形,淡绿色,长2—3毫米,花柱绿白色,长12毫米,柱头近盘状,小,3浅裂。
花梗短,花茎中空,单生,花被6片,花冠直径 4厘米至5厘米,花瓣长椭圆形至披针形。 多年生草本,株高20cm左右。地下具小而颈长的有皮鳞茎。叶基生,扁线形,稍肉质,暗绿色,花葶中空,自叶丛中抽出,花单生,花被6片,白色外被紫红色晕,花期7-9月。蒴果近球形。
葱兰的习性有点特殊,虽然喜光,但却耐半阴。如果光线太强,很容易将其晒 坏,不利于其生长发育,在半阴的环境下却能生长良好,如在高大的树阴下或者在高墙的阴面种植较好。同时它还喜温暖,但也有较强的耐寒性。喜湿润,耐低湿。喜排水良好、肥沃而略黏质的土壤。
高温环境处理方法:
在34℃以上的生长环境中,正确的处理方法是:
低温环境处理方法:
在0℃以下的生长环境中,正确的处理方法是:
光照管理
在夏季的高温时节(白天温度在35℃以上),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,就会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,并且叶片也会受到灼伤而慢慢地变黄、脱落。因此,在炎热的夏季要给它遮掉大约50%的阳光。
在春、秋、冬三季,由于温度不是很高,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,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、开花、结实。
放在室内养护时,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,如采光良好的客厅、卧室、书房等场所。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(二个月左右),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(冬季有保温条件)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(一个月左右),如此交替调换。
肥水管理
与其它草花一样,对肥水要求较多,但最怕乱施肥、施浓肥和偏施氮、磷、钾肥,要求遵循“淡肥勤施、量少次多、营养齐全”和“间干间湿,干要干透,不干不浇,浇就浇透”的两个施肥(水)原则,并且在施肥过后,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:
秋季:播种苗上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,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来。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宝”——“花宝”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宝”——“花宝”——清水——的顺序循环,间隔周期大约为1~3天,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,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。
冬季:虽然它仍在继续生长,但偏低的气温会使它的生长速度放慢,对肥水要求不多,甚至要控肥控水。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宝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宝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顺序循环,间隔周期大约为4~7天,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,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。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。
土培
多用于地被植物,或用于花坛、花边、林下,也有作盆栽栽培管理粗放。葱兰,喜肥沃和的土壤,耐半阴或葱兰低温环境。
葱兰春秋季发生缩头回草怎么办?
养兰中碰到的缩头和回草现象,多半是该兰根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、僵化或腐烂,很难再向上部输送养分所致。因此,养兰尤需注重护根。挽救措施
磕盆去土,修去残根,剪除败叶,用适合兰花要求的富含养分的酸性颗粒土重新栽上,置遮荫度为80%的荫蓬下,每日喷雾3~4次,每周各喷1次活力素、喷施宝及托布津之类的抗病药,待长出新根后,按正常管理养护即可。
与韭菜兰区别
有人说韭菜兰就是葱兰,两者虽然同属石蒜科多年生的常绿植物,地下都有鳞茎小球直径三公分、花梗自叶丛抽出直立顶端开一花、有六瓣、每逢下雨就开花、花期又都在夏秋季节,但是仍有明显差异:分布在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、广东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,常生长在路边,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。昆明、大理等地露地栽培、美化园林。
喜阳光充足,耐半阴,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,也宜绿地丛植,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,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。
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各国,我国栽培广泛,黄淮地区栽培需注意冬季应适当防寒。